湘西是一个神奇又美丽的地方,这里少数民族聚集,风土人情别有风味。赶尸、蛊毒、上刀山下火海、落花洞女等奇人奇事更是将湘西蒙上了神秘面纱。
现在大家认识湘西,大多始于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到了湘西,去过凤凰古城张家界,会为湘西绝美的山水风景沉醉。
在湘西拍的电影电视剧很多,但,为何很多影视剧中呈现出来的湘西,再美的风景也让人忽视不了天雷滚滚的狗血爱情?
就拿最近播出的《一代洪商》,还有年播出的《血色湘西》,里面的爱情故事,结局很凄美,但过程却很狗血。
狗血在哪里?
首先说说《血色湘西》。单从剧中的爱情来看,开始是田穗穗和石三怒相互喜欢,但因为两家有世仇,二人被迫分开。龙耀武龙耀文两兄弟都喜欢田穗穗。田穗穗的表姐瞿月月喜欢龙耀武,在明知对方不喜欢自己的情况下还执意嫁给了龙耀武。
瞿月月在里面很迷,自己嫁给不喜欢自己的人、自己跳火坑就算了,还想说服穗穗嫁给龙耀文,即使她知道穗穗不喜欢龙耀文,好在穗穗父亲没同意。里面狗血的是,瞿月月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女人,和龙耀文发生了关系,还怀孕生下了虎崽。
再来看《一代洪商》,剧中刘家二女,大姐刘天婵,小妹刘天娟;杨家有儿子,大儿杨大江,小儿杨二江,据说还有个从小走散的女儿叫杨春。这里要特别说明下,大家都在传杨二江喜欢的许妙春就是杨春,但看到最后却并不是——这里应该是改了,因为前面很多铺垫,开始是二江觉得许妙春熟悉,后来二江母亲也觉得许妙春眼熟,为了避免狗血,所以到结局也没让二江和许妙春成兄妹。
杨大江和刘天婵从小就有婚约,相互喜欢,但后来杨大江为了闹革命成了逃犯,刘杨两家遇到困难,刘天婵于是答应嫁给喜欢自己的洪江商会会长的儿子罗立。狗血的是,刘天婵中途反悔了,想和杨大江私奔有了一夜情。刘天婵还是嫁给了罗立,后来她怀孕生下的是杨大江的儿子,但罗立欣然接受了他们母子。
刘天婵杨大江没结成婚,反而刘天娟嫁给了杨大江。杨二江和许安邦的女儿许妙春想结婚,但许安邦是杨家的仇人,后面许安邦死在二人的婚礼上,二人的婚没结成,最后一个死在了战场,一个成了修女。
为什么两剧的爱情故事都狗血,但《血色湘西》却成经典?
从上面对两剧感情线描写的多少来看,就可以大致知道为何《一代洪商》被批狗血,但《血色湘西》却成经典:因为篇幅。
《血色湘西》中主角们的感情戏讲清楚了就不再赘述,感情线变成了支线,所占篇幅不算多,感情讲的差不多了就马上转向讲形势、抗日,主题很快凸显出来。
整部剧剧情张弛有度,不拖沓,情节推进得很好,剧中的人物刻画不浮夸。而且那几个年轻演员也演得恰到好处,记得最深的是开头穗穗虽羞恼但又从容接刀的神态,太有代入感了。还有石三怒、龙耀武、龙老太爷、瞿先生这些人物,无不有闪光点。
结局时,回看曾经的那些狗血爱情,反倒没那么重要了,大家都沉浸在麻溪铺众人的从容赴死中。剧也到此结束,还给大家留白。
而《一代洪商》中,即使没有杨二江爱上自己的亲姐姐这个狗血剧情,但其他狗血感情戏篇幅太大,都快赶上主线了,而且感觉剧情对年轻角色的刻画有点浅。
就说杨大江,没有体现出杨大江这个人物好在哪,却有刘家二女、水客帮大当家喜欢。他的好,只在杨同昌的夸奖中,做的那些事反倒没有体现出这个人物有多英明。比如他暗地里做生意,居然动歪脑筋去劫货,虽然他想劫的是自家的货,手下却劫了刘家的货。明明都那么多篇幅来写他这条线了,但像在看个愤青,只想敲打他。这个人物还没杨二江来得敢爱敢恨、活泼勇敢。
现在这部剧也大结局了,大家都觉得很仓促。这是因为该剧由50集改成了40集的原因。前面讲的和日本商战斗智斗勇,但中间感情戏的篇幅占了十来集,到了全面抗日就显得篇幅不够,只能仓促结尾了。这样一来,就凸显出爱情部分篇幅长,原本的商战、抗日反被掩盖了。
当然提到描写湘西爱情故事,当属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为鼻祖,里面的爱情纯粹而美好。但要按照现在的看法,照样狗血。两兄弟爱上同一个女人,一个在远走他乡的途中遇难,一个最后也出走了,不知漂泊到了何处。
写到这些的时候都怀疑,编剧们是不是都是按照《边城》做模板来写湘西爱情故事的。
到底怎么才不狗血?
小编在写这篇文的时候,就在想:现在的小说、影视剧怎样才能做到不狗血?
我们平时看的小说、影视剧用到的素材都是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有时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远比小说电视剧狗血。如果将本来就狗血的事情写得不狗血了,可能还会有人说不真实。当然,现实中也有不那么狗血的。
但要做到不不狗血,很难。
现在的影视剧,不止是湘西的爱情故事,很多剧都免不了撒一把狗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看剧的时候,总会讨论不是言情剧的爱情部分,明明感情不是重点,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