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今天”,都是对的。
所以,我们也只要适应“今天”。
就拿“地摊经济”来说,曾经的“烟火人间”、“市井繁华”,也经历过一段“至暗时刻”。
时光荏苒,柳暗花明。
如今,烟火又将重生。
“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来源:新京报)
这句话我不太读的懂,或者说在当下,不敢轻易去解读。
我只能说,这是普通老百姓谋生出路的一个希望,也是对城市管理者的一个新的考验。
很多市民关心“这对‘如今的大凤凰’会有什么影响吗?”
说实话,这是个很深奥的问题,主编也不敢参言。
今天,我们借这个话题,来聊一聊《“凤凰‘地摊经济’的那些年、那些事”》吧。
话说,凤凰旅游刚起步的那个时候,大概是在年。
虹桥中路的长街上,烟火缭绕,人声鼎沸,一片繁华。
母亲拉着我的手,从此街穿过。
唉……
那个臭豆腐呀,硬是满街飘香!
那个炒龙虾呀,让人馋到崩溃!
那个牛肉串呀,闻着熏烟,便不念人间味!
那一次,吃龙虾,20元一份,我认真数了数,刚好20个整,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龙虾。
现在90年代以前的凤凰城里人,大概都记得那场面,那飘香……
后来,凤凰旅游发展越来越红火了,很多游客来一趟凤凰,都是冲着虹桥两头那两条夜市长街来的。
那个时候,没有朋友圈,很多游客却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游凤凰,狂古城,夜宵啤酒一盏灯。
真是,美哉!
再后来,说这长街上摆夜市,对环境卫生影响太大了,有损凤凰旅游形象,夜市长街大红大紫正当时,却被迫撤了。
再后来,这两条夜市长街迁移到了新马路。
虽然,顾客比例中游客少了很多。但是,凤凰当地市民却是蜂拥而至。
又虽然,生意没有虹桥那时火爆。但但是,市井气息甚浓,烟火气有增无减。
再再后来,大概又是因为旅游形象等问题,新马路的夜市长街又被迁移到了土桥垅。
不过,这次的迁移,真正见证了凤凰夜市超强的生命力。土桥垅的夜市长街,一度胜过新马路时期。
土桥垅这条街更长,而且弯曲,场面显得气势恢宏。
经常有“夜漫长,万金响”的神话,在平民百姓中上演。
或许是因为,年代变迁,物资丰富的原因,土桥垅夜市时期的东西味道,远不及新马路和虹桥时期的夜市。但是,土桥垅夜市时期却在烧烤模式上引进了很多新花样。
可是,任由花样变化,繁华更胜,也还是逃不过被淘汰宿命。
自此,凤凰夜市长街的发展史,算是告一段落了。
当占道经营“地摊店”被迫迁到门店里去了之后,凤凰的夜市就再也没有辉煌过。
门店里的压抑和拘束,远不及夜市长街那般自由而愉快。
也有曾经的夜市达人怀念道:地摊摊,马路边,啤酒烧烤活神仙!
然而,纵使烟火重生,也已是物是人非。
昔日的熬夜少年,今日也已是“谈酒色变”。
换句话说,假如啊,只是假如,夜市长街再度重启,相信再也回不到当年的那个场景了。
凤凰夜市长街只是“地摊经济”的一个缩影,那都是一段段值得怀念的时光。因为,它陪伴着我们度过了无数个寂寞的漫长之夜。
在凤凰,最能够代表地摊经济特色的,还是在古城。比如,曾经的桥洞流浪歌手,成为了多少青年男女追捧的旅途生活啊!再比如,古城里摆地摊的小商小贩们,很有特色。
但是,这样的自由式的地摊经济,也因为“过于自由”而出现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噪音污染。比如,低劣假货的出现。等等现象,严重扰乱了凤凰旅游市场秩序。
执法局和商贩们斗智斗勇,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很大程度的遏制了凤凰地摊经济的发展。
所以,谈到“地摊经济”,凤凰市民并不陌生,只是这样的地摊经济能否在凤凰重启,情况变得比以前更加复杂了。
这些年,对地摊经济乱象的遏制,让很多市民感受到了城市文明的新面貌。
所以,地摊经济与凤凰之间,我不做过多的评价。
只是想说,不管是那种经济形式,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与形式本身没有太大关系,关键在于人的素质高低和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之间的差距。
地摊经济绝不是纵容乱象,更不是享受绝对的自由,而是合法有序、合乎大局,合乎绝大部分市民百姓的利益,而又真正利于基层老百姓,那才是最完善的,最稳妥的。
您对凤凰夜市长街,
怎么看?
行走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