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可以媲美凤凰古城,却比凤凰古城的历史更古 [复制链接]

1#

提起湖南省著名景区凤凰古城,早已经人尽皆知,其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深受海内外游客的痴迷。在湖南还有一处古城,历史要早于湘西凤凰古城年,它就是黔阳古城,古城形成于汉高祖五年,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漫长的岁月,虽然外表稍有侵蚀,但整座古城依然保存完整,是全国保存最完整明清古城之一。

黔阳古城坐落在湖南洪江市,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被称为“滇黔门户”。

抗战时期,黔阳古城就是各方势力争抢的重要军事基地之一,当时国民党军统总部就设在古城里,曾经也是我党作战指挥根据地之一,如今在古城中遗留下的办公室和落下的电报机可以感受到当年抗战的氛围是异常紧张的。

当时军统长官戴笠的居所,就是现在古城里的“节孝祠”,这个原本始建于年清代的大杂院,抗战时期,成为了军统特训处,当年的特训处曾换过好几处场所,黔阳古城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处秘密基地,培训出大量的谍战人员。

如今这里还能看到戴笠先生的起居用品,还有他训练特工的照片和实物,虽然戴笠先生是国民党派,但抗日战争时期他也为国奋战了8年,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抗日英雄。

“节孝祠”就在文庙隔壁,建筑精美,窗花和建筑浮雕设计精巧,惟妙惟肖,整体房屋颜色低调,和周围建筑混为一色,是个隐蔽之所,非常推荐来古城游玩的朋友们来此看看,感受一下当年战火下紧张的工作氛围。

节孝坊

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钟灵毓秀,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千古佳作,其中有“诗家天子”之称的著名的唐代诗人王昌龄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诗句《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虽然此诗创作在镇江,具体缘由无法考证,但当时王昌龄被贬此地,正是官场不如意时刻,庆幸此处得天独厚,三面环水,郁郁葱葱,景色迷人,因此略感安慰,才在黔阳古城为官七年。

芙蓉楼也因为这首诗句闻名遐迩。芙蓉楼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清乾隆年间黔阳县令叶梦麟在城外临江楼遗址建芙蓉亭以纪念王昌龄,到了嘉庆二十年在芙蓉亭原址建芙蓉楼,道光十九年(),黔阳县县令龙光甸重修之。

距今已有近年历史。临近中正门就是芙蓉楼了,芙蓉楼的大门建筑极为独特,其上浮雕精妙绝伦,门上左、中、右三块区域均有三个拱形粗线划定区域,左右区域内雕刻着四季图,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中间则泥塑出“龙标胜迹”横额的图案,匾额上面浮雕“王少伯送客图”部分是晚清泥塑家肖登瀛所塑。整个门雕刻纹路精美,浮雕雅致,观感十足啊!远处观看此门,会觉得其略有前倾,不晓得是不是刻意为之,但确实能防止雨水冲刷门面,破坏浮雕装饰。这也许就是黔阳古城建筑能保存至今还不损坏的古人智慧的体现吧。

整座芙蓉楼都是纯木结构,正面三间,重檐歇山顶,背廓临江,二层有明轩可供远眺。周围有半月亭、耸翠楼、碑廊等,环境清幽,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之誉。芙蓉楼内现存有大量的碑文,都是古今文人墨客所留,记录了大量的黔城古城发生的各类历史事件,十分珍贵,形成碑廊。从中走过,你会被当时人们的书生气魄所感染,也想吟诗一首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如今芙蓉楼已经是黔阳标志性建筑,来古城一定不要错过啊!

中正门为城西石拱门,上面匾额的大字就是戴笠书写,踏上古朴青石板街道,岁月磨去了棱角,使得路面更为光滑。沿街两旁尽是明清建筑,或雄伟壮丽、气势不凡;或飞檐卷垛,朱栏白墙;或精致淡雅,清秀宜人,或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这里的建筑有机融合了侗族、苗族的建筑风格,屋檐两角高高翘起,雕梁画栋,精致淡雅,异常美观。置身于古城之中,仿佛时光穿梭,来到了明清。

南正街算得上是古城一个亮点,为清道光年间知县龙光甸主持修建,沿街都是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是一条老街。建筑错落、古宅高墙、巷道幽深,一派古色古香。

湘西黔阳古城,少了些凤凰古镇的喧嚣、浮华与商业气,多了一份静谧、质朴和古香古色。漫步于城中那沧桑的古道,周围的店铺、人家和明清建筑,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沾染了岁月摧残的痕迹,却依旧是多年前的面貌,一切都是两千多年来原汁原味的楚南风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