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乡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入选全国首批建制镇示范试点,成为武汉“最后的小镇”。年,全镇财*收入1.3亿元,增长15%,全镇没有一个负债村和空壳村。
提起“凤凰”,人们往往会想到湘西沱江边,那个美丽的古城。
而在大江奔涌的武汉,城市版图的东北部,同样栖息着一只美丽的“凤凰”。
——她是武汉“最后的小镇”,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
与大别山革命老区交壤,西接红安,北邻麻城。这里,曾是新洲8个贫困街镇之一。
因为贫困,镇上村民一度自嘲“凤凰不如落汤鸡”。
年,凤凰镇入列全国首批建制镇示范试点,成为武汉唯一以“镇”为建制的乡级行*区,旨在探索城乡一体化,打造县域经济“试验田”。
这次试点,成为“凤凰”涅槃的开始。
试点后,凤凰镇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从传统粮棉油,转向林蔬茶。蔬果、茶叶、苗木三大新支柱,种植规模分别超过亩、亩、亩,小镇飞出一批“农业大王”。
初冬,从凤凰大道到镇西环线,致富路穿境而过;从凤娃古寨到凤凰谷,小村庄焕变景区。
5年间,凤凰镇农民人均年收入由年的元增至如今的元,5年增长58%;财*收入由万元增至眼下1.3亿元,实现倍增。
小镇凤凰,鸣叫出一曲乡村振兴的“凤凰传奇”。
“什么都种过,就是没种过摇钱树”
——不过5年,3万亩土地发“金芽”
“*镇长,上回托你在毛家冲给我老乡整亩地,整了没呀?”11月4日傍晚,凤凰镇镇长*莉芳刚到刘湾村,就被苗木老板翁文彬拦了下来。
“正在给你想办法,你放心,一定不误你的事!”她刚掏出手机准备问进展,翁文彬又拉住她,指着路边成片的金边*杨说:“你看,今年销量上来了,我也要再添亩地。”
翁文彬是浙江温州人,年来到凤凰镇,流转了亩土地种植花卉苗木。眼下,他种了80多个品种,一年销售额多万元,成了镇上的“苗木大王”。
觉得镇上办事爽快、*策好,翁文彬又带了一个浙江老板来凤凰投资。
协调完“苗木大王”的地,*莉芳又踏着暮色直奔郑园村的蔬菜基地而去。“蔬菜大王”徐长江,正计划投建2万平方米的玻璃温室,从荷兰引进无土栽培。
行走田间,多亩蔬菜基地,一眼望不到头。
湖北东方神农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长江就着几千亩蔬菜基地,还套养了多只鸡,0多只鸭,多只鹅。年,东方神农销售收入达1.2亿元。
“90后”温箐,是武汉宏博泰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家里种植着多亩茶园,其中亩在凤凰镇。作为土生土长的凤凰人,他通过互联网、品牌店等方式,将“凤凰丹青”“凤凰红”这些招牌山茶,带出小镇,推向市场。
过去几十年,凤凰镇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什么都种过,就是没种过摇钱树。什么都养过,就差没养过豺狼虎。”
凤凰镇*委书记张爱平介绍,如今,全镇一村一特色。郑园村搞蔬果,刘湾村搞苗木,陈家田村搞茶叶。还有的村风光好,就搞景区,吃旅游饭。凤娃古寨今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镇上24家现代农业企业,累计流转土地3万余亩,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直接或间接带动本地就业1万余人次。其中,多户是贫困户,户年均增收余元。
年,建制镇试点三年后,凤凰镇5个贫困村全面脱贫。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不过5年,乡村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