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琛俯瞰山海之间,方显天下第一关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赵琛教授驾车从辽宁到山海关罗城,再由罗城进入“天下第一关”

年航拍山海关,有幸赶上能见度最好的时候,用无人机拍摄到了山海关的全貌,一面是从山海关向老龙头方向鸟瞰,一面是从山海关远眺角山长城。

山海关向老龙头方向航拍图

山海关向角山方向航拍图

山海关(古时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与镇北台和嘉峪关一起被称为中国长城“三大奇观”,还享有“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等称谓,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以此分界。

长城沿线地理位置图——山海关长城

山海关长城卫星图像

山海关长城走向图

山海关古城是明万里长城上的重要的*事城防体系组成部分,东门镇东楼气势雄伟,因地处要隘,形势险要,又是万里长城东起第一关,故称“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在其左右两侧分别建有靖边楼、牧营楼、镇东楼、临闾楼和威远堂,五座敌楼,一字排开,均匀分布在一千多米长的长城线上,称为“五虎镇东”;城中心建有钟鼓楼,街巷呈棋盘式布局,城外四瓮城拱卫,形成重城并护之势;外层筑有罗城、翼城、卫城、哨城等,中国古代严密的城防建筑风格可见一斑。

航拍山海关

山海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年),是整个山海关长城的中心,从外形上看整体呈不规则梯形,西北和西南转角处呈圆弧形,没有设置角台。

山海关城楼

之所以说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主要是因为其瓮城的重要地位。山海关关城四座城门的外部均有瓮城,现仅存东门瓮城,周长米,瓮城门向南开,与第一关券门成直角形。瓮城作为防御城池沟通往来的重要城墙建筑,体现了道家“国有利器,不示于人”的思想,隐藏在城墙之内,既不会破坏城池整体美感,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古代从关外进入中原必须要在瓮城盘查)。

航拍“天下第一关”之瓮城

长城横卧绵延在广袤的中华土地上,城内外都是家乡,不是只属于某个省份或某个城市。现在山海关南、西、北的瓮城都已拆除,仅余东面瓮城,而东面瓮城外部已经荒芜,游客必须都要从山海关西面游览天下第一关,没有办法从东面进入瓮城,失去了一个关口原本的意义。目前来看,整个山海关目前的旅游规划是存在问题的,其现在从辽宁向南入关、从河北向北出关的沟通作用并没有体现,天下第一关的意义在于穿越地域上的屏障,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体验穿越时空的旅程,而不是像八达岭长城那样只是为了让游客登上去看一看周围的风景。不知道这样失败的区域旅游规划还要继续多久,作为一名古建筑遗迹的研究者,内心焦急又无奈。希望我们的规划者可以领悟到古迹的真正意义与魅力,让前人伟大的智慧持续绽放它应有的魅力,尽量减少随意荒废的做法,比如像山海关只开西面入口为秦皇岛当地服务,而荒废了东面入口。

航拍山海关

山海关古城以关城为核心,东、西建有罗城。如今西罗城已被毁仅存残址。

现存的东罗城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翌年竣工,是山海关关城的前卫城,也是关城城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周长米,设东、南、北三门,东门之上建有两层城楼,南北门之上建有单层城楼。东南、东北转角之处建有角楼。

赵琛教授在山海关东罗城

航拍山海关东罗城

东罗城向关内方向航拍图

在万历十年张佳胤(时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蓟、辽、保定*务总督)所撰写的《山海关罗城记》中,对修筑东罗城的缘由及始筑时间作了明确的叙述。据该书记载,明中期北部防线遭到严重破坏,整个北方防线南移,由此山海关从明初的内边重镇变成御敌外边之城。为确保山海关主城不受攻击,构成彼此呼应的防御布局,时任山海关参将的王守道于万历十一年春奉命开始修筑东罗城。

东罗城城门

万历十二年,王守道所筑夯土城墙由于战事遭到严重破坏,随后永平兵备道副使成逊会同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王邦俊将外墙体下部垒石,上部包砖,对内墙体仅做局部补砌,历时三个月左右竣工,形成东罗城现在规模。东罗城墙体城砖大多印有“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万历十二年建昌车营造”、“万历十二年抚宁县造”等近10种铭文,对于现存东罗城城墙为万历十二年的修筑是一种很好的印证。

东罗城城砖

东罗城城砖(上刻“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

随着清王朝*治*事形势变化,君王朝统治策略由*事防御到*治拉拢、怀柔*策等变化,对长城的修筑反之由宗教和思想统治代替,作为联结东北与华北的交通要道,长城的*事防御功能弱化,其商业城镇凸显,城墙维修工作停滞。

东罗城城内

每每看到这些饱经沧桑的瑰丽,那些与此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前辈披肝沥胆归纳廓清的学术成果,就会在心中交融激荡,一路总结一路铭记,年11月欲再次航拍山海关,发现其长城地区二十多平方公里范围内被禁止航拍,往年航拍山海关的高空清晰影像,成为我们继续探索山海关的宝贵依据,希望同仁后辈能一同体会到这份荣幸与机缘的妙处。

回望来路,我从12岁就对“天下第一关”进行写生,40年后有幸使用无人机高空拍摄的方法来全面记载山海关遗迹,这从少年对古建绘画的热爱到中年不断深入的学术研究,真可以用“温故知新”来总结啊!未来,吾将继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完善中国历朝长城建筑遗迹的版图。

图左:12岁山海关写生作品

图右:49岁航拍山海关

赵琛

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研究委员会主任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长城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东北大学教授

中囯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总策划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文化名人系列纪录片《罗哲文》

总策划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为时代而歌”《冯骥才》

世界遗产、古建筑、古村落著作:

《福陵》、《昭陵》、《百寿坊》、《百狮坊》、《文昌祖庭》

《李白故里5.12》

《大美村寨——凤岗》

国家精品课程国家视频课程国家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

图文:赵琛编辑:邓文艺

-更多精彩内容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