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意空濛
淡淡的薄雾笼着江面
对岸的村庄、菜地、码头朦胧着
一趟高铁风驰而过
激起江水泛起阵阵波澜
这是张吉怀高铁麻阳段的一个场景
这条贯穿少数民族地区的高铁,让生活在这片钟灵毓秀、秦风楚韵的土地上的苗族、土家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人民,随着高铁带来的机遇与发展,与祖国其他民族紧密团结,共同收获高铁时代的幸福。
告别背篓高铁牵手“大社区”
湘西地区以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为走向,境内遍布大大小小几千个山头,山路弯弯,高矮不平,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没通一条公路,竹背篓背过了千百年的岁月。随着时代发展,公路、铁路逐步进入湘西地区,生活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麻阳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渴盼高铁开进自己的家乡。
张吉怀铁路,北起黔常铁路张家界西站,途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怀化市麻阳县,南至沪昆客专怀化南站,连接沪昆客运专线以及黔常、渝怀、怀衡等铁路,连接湖南省西部主要市州,辐射整个武陵山区,是一条承载厚重历史人文与绝美山水诗意的“最美高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从此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融入全国高铁网。
怀化到张家界仅用时1小时、怀化到麻阳不到20分钟、怀化到吉首30分钟,高铁的“飞”速度,彻底改变了沈从文笔下湘西地区几千年来靠马车、舟排穿行的历史,穿山而过的隧道,山水相牵的桥梁,全面破解湘西地区山脉连绵,水路纵横的交通难题。
随着湘西地区三条铁路的“牵手”,“一小时经济圈”的形成,湘西3城融入同一个高铁小“社区”,并通过“挽手”湖南经济中心长株潭地区,构建湖南省内高铁“大社区”,进一步缩减湘西地区与长株潭地区的经济差距。同时,张吉怀铁路将湘西州与郑州、西安、重庆、武汉、桂林等多个旅游城市串联起来,成为一条贯穿南北的*金游道。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南宁等地区的直达高铁,不仅带来日益增长的游客,还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实现紧密“握手”,形成各民族融合的高铁“超级社区”。
“张吉怀高铁开通,不仅拉近了湘西地区人们间、湘西地区与其他地区人们间的时空距离,同时也拉近了各民族间‘心之距’。”铁路运输研究专家金一兵教授认为,湘西地区各民族人民将彻底打破地域界限、民族界限,与祖国其他地区各民族人民实现全面融合、全面发展。”
诗意山水民族融合绘就同心圆
景色秀美、风光独特的湘西州、张家界、麻阳地区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张家界市内,分布着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侗族、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达70多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5%。麻阳县苗族占全县总人口80%以上。湘西自治州则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占比80%以上,各民族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湘西州、张家界地区是红色革命老区。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麻阳是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长滕代远同志的故乡。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州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张吉怀高铁的开通,将带动革命老区、山区的经济发展,当地人民就地创业、致富,减少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乡村空心化现象,让老区、山区人民赢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凝聚国家向心力和民族认同感。”金一兵教授如是说。
新增的芙蓉镇、古丈西、吉首东、凤凰古城、麻阳西5个车站,均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交流无障碍、更密切,将更好地融入祖国大家庭。
“从南广铁路开通之后,广西全境成为旅游热点,全面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旅游发展的经验来看,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高铁直达,张家界、老司城、凤凰古城、芙蓉镇、矮寨大桥等少数民族地区精品旅游景区,将迎来更大旅游潮。”广东铁青董事长文卫和介绍,广铁青旅围绕湘西地区旅游景点的市场推广、产品设计、交通出行、专列线路和铁路票务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开拓,拟推出广东直达张家界、凤凰高铁零购物旅游团,通过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张吉怀高铁开通后,因交通便利、旅途舒适,旅客们的一次游、短期游将转变为多次游、深度游,从热门景点延伸到少数民族聚居地腹地。原本深藏在大山深处苗寨、侗寨,因其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丰富的农产品、保存完好的民族风貌也将成为旅客们探访的秘境。
“我的家乡是苗、瑶、土家、侗族混居,大山深处,环境很好,张吉怀高铁开通后,我的公司将重点投资民族风俗游、茶旅安养健康游。”深圳孙先生选择回家乡建设,“希望各民族的乡亲们搭上高铁带来的快车道,实现共同富裕。”
湘西之恋多样文化更添彩
“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你的。”这是著名书画家*永玉年写给故乡凤凰的一段文字,湘西如画的山水、如诗的水,是他笔下永恒的主题。
湘西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武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少数民族风情浓郁,这里民俗古朴,民族文化浓郁,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5类70多项,湘西州有里耶古镇、边城镇等处各类历史文化古迹,土家织锦、苗绣等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麻阳融巫文化、苗文化为一体的福寿文化,都是湘西独特的文化展示,张吉怀高铁沿线,是全国非物质形态文化保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孕育了如织锦、蜡染、刺绣、雕刻、竹编等富含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文化,吊脚楼、木楼等少数民族建筑颇具地域特色,苗族、土家族、侗族、白族等服饰别具一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家织锦、苗绣、银器制作等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传统工匠都受到外界影响冲击,日益式微。手工土布、土染、扎花、印花、手工花带、挑花、制陶等独门工艺,面临无人传承、无法致富的困境。
“随着高铁带来巨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将得以复活,湘西地区经过交流互融的少数民族文化,将得到全面展示、流通、传承、发展。”非物资文化传承人李先生很是期待。
张吉怀高铁新建的芙蓉镇、古丈西、吉首东、凤凰古城、麻阳西站房,大量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不仅给了旅客独特的旅途感受,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少数民族认可感、自信心。
“我们结合少数民族文化,打造具有古镇土家文化特色的文创旅游产品,目前,拥有文化娱乐项目余项,其中夜间开放文化娱乐项目设施余项。”湖南华夏集团董事长钟飞介绍,该集团在挖掘芙蓉镇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已收到成效,未来将让芙蓉古镇成为土家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舞台、文化创新的平台。
大湘西地区神奇秀丽的自然之美
浓郁淳朴的人文之美
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之美
幸福和谐的生活之美
将随着张吉怀高铁的开通
尽情向世人绽放
令人陶醉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刘雯
图片:怀邵衡铁路公司谭亮陈俊彦孙一淋
编辑:彭旋